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8 朱元璋的想法 (第3/7页)
得到很多人的拥护。特别是那些原本属于贱籍的职业,更是会对张一凡感恩戴德。 张一凡把他这边的情况,让朱镜静写了奏章之后,立刻发往京师;同时,他也全身心投入了户籍登记和丈量粮田的工作中。 ……………… 五天之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内,朱元璋把直接呈送到他这里的奏章,让轮值太监转给太子朱标看了,然后问道:“你怎么看这小子的折腾?” 此时的武英殿内,就没有外臣,说话也就可以随心所欲一些。 张一凡干得这个事情,比如粮田收归官府所有再进行分配这个事情,是在最初的奏章中没有的。 朱标看着这份奏章,皱着眉头想了一会之后,才回答朱元璋道:“父皇,一凡这是因势利导,顺手为之,儿臣觉得,可以一试。” “恩,你具体说说!”朱元璋放下了其他事情的处理,往后靠着龙椅的背部,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看着自己的接班人说道。 朱标听了,便认真地回答道:“官府治理的难点,一般而言,是收税难,这包括隐田和隐户。如今,一凡的这种做法,就能杜绝隐田和隐户!” 说到这里,他看到朱元璋想说话的样子,便知道朱元璋想说什么,便马上接着说道:“诚然,香山县比较偏僻,还未有免税粮田之类的。但是,儿臣看一凡的做法,该是就算有,也可以按照此等方法处理。而后,再免除免税粮田的租金,也就是赋税。如此做法的好处,就是这些免除的额度,能和户部这边核对,避免投献隐田之害!” 朱元璋听了,果然不再说话,只是点点头,示意儿子继续。 朱标见了,又皱了下眉头说道:“就是劳役这一块,儿臣有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