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1 章 洗澡新屋吃饭 (第5/7页)
抵抗力很差,也有腐朽脏污的问题,隔音也算不上好,取暖则多数只能靠熏笼、炭盆。因此这水泥房屋四四方方的样子,对于徐地主和张老丈来说反而具有美学上的冲击,不但是这种规律统一本身的美感,还有其中暗示的舒适度带来那种潜移默化的高级感。 徐地主花了很多亩地才换来这栋房子,就算是建成仙宫只怕也挑得出毛病,但他如梦似幻地走进房间,一句话都没有说——屋内是很暖和的,和浴室一样,从地底下暖上来,没浴室那么燥热,但带了暖意。江南的冬天屋内往往冷过屋外,但徐地主的新房子没有,现在已是傍晚,若是往常屋内早暗得看不清了,得点上灯,但现在,暮色透过玻璃窗映进来,人脸上的表情还是清清楚楚。 徐地主家原本是一进的院子,上下两层楼,二楼的三个房间低矮狭小,高个子都站不直,老鼠成天在房梁上跑,大白天进屋要掌灯,不然什么也看不清,下雨了许还要漏水,就这样给两个没出阁的女儿住了一间,几个孙辈分了两间,底下五间,一间是堂屋,他们老两口住着一间,两个儿子儿媳成家了住一间,小儿子住着一间,他们家没有雇人,这样将将是够住。若是来了客人就要腾屋子,现在上下修的都是五间屋子,楼下堂屋那间是格外大的,在楼上就修成了一个‘起居室’,做成了一个炕,湿衣服都烘在那里,因为二楼也烧了炕,一楼格外暖和,徐太太衣服穿得明显比往年轻薄。孙儿孙女也很活泼,楼上楼下疯跑——便连楼梯也比木房屋轻缓,没那样陡峭。原本的楼梯几乎是直上直下,老人家上二楼非常不便,现在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几间房看下来,张老丈说不出话,坐在堂屋里喝了半盏茶猛然问,“一天要烧多少柴!” 这是个很实在的问题,也是这房子唯一的毛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