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4 章 金手指呈现 (第7/8页)
上去打柴。 基本来说,第二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古代大山大泽很多都有主,随意进去打柴不交钱的话,要被抓起来送官的。彬山这一带虽然在南方,但因为是山区,冬天偶尔也会下雪,每年都会有人冻病,或者因低温染病致死,北方更不必说,热资源和一切资源一样,都非常的稀缺,总之老百姓冬天的状态就是尽可能地猫着,节省热量,苟过去就过去,苟不过去就死了。 谢双瑶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不可能坐视这种情况这样持续下去,冬天本来应该是可以用来扫盲的大好时节才对,当然你不可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饱,要人走出屋子学习至少要满足三件事,1他们能吃饱,2他们能穿暖,3他们在屋子里不会被冻死。 1这点没问题,杂交水稻在这个气候下亩产已经逐渐稳定在七百斤左右,粮食对买活军来说是不缺的,而且很富裕。临县这里明年也可以达到这个产量——今年他们还不怎么会种田,残留了一些不良习惯,产量还上不来,明年就好很多了,买活军最大的底气就是粮食。粮食丰产,才能带动rou类增产,才有往外扩张的可能。 2也不是问题,他们暂时没地方种棉花,但良种还在空间里放着呢,非洲真他妈是块宝地,种什么都嗷嗷长,谢双瑶老同学就在不远处种棉花,种西瓜的都有,他们那一片都是中国人开的农场,谢双瑶不但有这些作物、经济作物的种子,捎带手还进口了很多水果蔬菜的种子,唯独扼腕的就是没有红薯和辣椒种子,辣椒种子是恰好没带,红薯是因为非洲本地太热,红薯种出来也不好保存。不过目前来说,水稻已经带来很大的优势了,他们还有港口,就用粮食和松江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