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6 (第2/4页)
替了翁闲鹤还是经淮,众说纷纭没个定论。 翁闲鹤锐意进取,个性有几分激烈较真,自从张文华向南齐帝引荐了玄真道人,致命皇帝沉迷清修炼丹,他起先还弹劾张文华,但南齐帝不为所动,反而助长了张文华的气焰,他忍不下这口气,近来便在许多公开场合大骂张文华为“佞臣”,两人彻底撕破了脸。 经淮却是个和稀泥的,与张文华保持着表面的友好,在下朝之后公然因张尚书侄子之死责骂自己的儿子,令一众朝臣不免侧目,考虑张文华上位的可能性。 经沣却好似对老父的职业危机并不在意,也无意攀附张文华,反而道:“张公子的死因还未查明,父亲何必激动?杀人的逃不掉,却也不能冤枉无辜的好人!” 刚刚散朝,众臣三三两两出宫,遇见经淮父子争执,尤其还事关张文华侄子的死因,大家都是一边从他们身边路过,一边竖着耳朵偷听——咦,原来经沣与其父完全是南辕北辙两条道上的人。 父子同朝,政见不合……有好戏看了。 张文华幽幽道:“听说小经大人近来往唐府跑的很勤啊?” 经沣:“张大人的意思是?” 张文华:“大理寺既然是讲律法的地方,还希望小经大人别以一己之好恶而恂私。” 他一甩袖子大步走了,经淮连忙追了上去:“张大人等等我,等我回去收拾这逆子,你可别生气,他打小就一副古怪脾气……” 两人同行渐远,经沣回头,正撞上轮完值出宫,神色复杂的唐瑛。 “小经大人往后还是别当面得罪张尚书,免得引火烧身。”她没说的是,张文华这种靠媚上的手段往上爬的小人,得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