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第 44 章 (第1/8页)
裴三郎活了两辈子, 唯一一个无条件信任他、支持他的人就是镇武侯。他跟镇武侯做买卖自然是放心的, 不用担心别人从中做假账虚报数目吃他的利润, 因此签完契便把粮食生意交给镇武侯全权打理,他专心帮自己的三个作坊和钱庄买卖。 马鞍作坊、冶炼作坊、纺织作坊都是全封闭式管理,进多少材料、支付出去多少钱、出多少成品、剩下多少边角碎料, 这些都是有数的,管理起来倒还好说。冶炼作坊, 牵涉到大量铸铜,他虽然是挂靠在镇武侯府名下, 但这份产业是他的,要分出去的, 他还不好占镇武侯甲兵的额度,于是自己在竹板上写了个文书呈上朝廷报批。冶炼作坊是用来给皇宫太内和司马府做马鞍的,这两个衙门哪一个都是不能得罪的,竹板和打点的金子送上去,人家很是痛快地呈报上去,经过天子和司马府同意,给他批了。 没有批文, 就是他递上去的竹板送回来后, 上面有一个“准”字, 涂了金粉的准字, 有天子和司马府的印戳。 这种重要的东西,裴三郎铸了一个大铜箱子把它锁起来。 五百斤重的铜箱子,想明目张胆地把他的箱子抬走是不可能的。他还加了把大铜锁锁上, 箱子放在自己的房间里当保险柜用。 说到铜锁,受工艺影响,裴三郎觉得完全可以造一把□□出来开启所有的锁。他嫌工匠铸的锁不防盗,钥匙连个卡槽都没有,自己用刀子削了个木钥匙让工匠照着做。他不能削现代那么复杂的钥匙,毕竟这是一个连弹簧都没有的年代,铸出那种锯齿复杂的钥匙也配不出那样的锁,再加上铜脆易折,他怕钥匙断在锁里,于是做了个梅花形状的钥匙,起名梅花锁。说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