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2/4页)
,出现条宽约四米的绿荫大道,路两边种满了芭蕉树,蒲扇似的叶子把日头严严实实的挡了去,树与树中间已经架起绳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像玉兔,小狗之类的十二生肖,牡丹,杜鹃之流的花卉已经是最简单的了,那些仙子仙女,抱桃福娃扎的才叫一个栩栩如生。 前世盛行机器作业,这种纯手工早就被取而代之。只有屈指可数的民间艺术家才会做些高难度的作品。这挂了满路精致的工艺品,可把牧野这个小乡巴佬看的啧啧称奇:“烨哥,这些可真漂亮,怎么做的啊?” “小野喜欢的话,我们待会儿买几个。” 沿道路一直往上,就是通往寺庙的盘山小路了。路上熙熙攘攘,有官宦人家赶着马车的,有抬轿子的,还有和他们这种步行的,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的把条本就不太宽敞的小道硬生生挤成了腊肠。 走大概盏茶时间,看到个露天平台,马车就不容许再往上去了,只能换轿子或者步行。平台一脚建了座小亭,这便是俗称“半道亭”的休憩换轿之地。 穿过半道亭,继续往上,路外侧是陡峭的山坡,下面覆满了柏树,“哗啦啦”的流水声从林中穿过,偶尔山顶传来“咚”的撞钟声,乐音绕耳,久久都散不去,带着那种独属寺庙古刹的幽静和庄严。 里侧则是整面的石雕,讲述佛家由来,刻了历代主持生平往事,以及寺庙重大事件,精美绝伦的壁画雕刻惹的前来的香客驻足观看,惊叹连连。原来这寺庙如此香火鼎盛,除了历史悠久,还因始-祖当年在此过路安歇时称赞了一句:闹中取静,佛法精深,实乃修行静心之福地。 越往上走,盘山路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