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此时空之帖木儿帝国东征明朝5 (第1/6页)
上回讲到此时空的“帖木儿”与朱棣各自率领大军在襄阳城北平原大战,“帖木儿”败退,朱棣乘胜追击。 西元1406年6月19日的“襄阳大战”,朱棣亲率20万明军大破11万“帖木儿”大军主力,一时间海内盛传,为了高位其父亲朱元璋和朱家的列祖列宗,朱棣特意将行宫设在安徽凤阳,大宴参战的群臣和各路将领。 就在大臣们纷纷庆祝之际,朱棣已在思考将来的战略走向。通过与“帖木儿军”交战之后,朱棣深感中亚骑兵的战斗力强大,并希望将这些强军收归自己的帐下,以建立如蒙古铁骑“朵颜三卫”般的强大骑兵。 由此,朱棣阐明其后对“帖木儿军”的主要策略,即改彻底消灭为收归己用。此举措令群臣颇为叹服。 此时的形势,包括“帖木儿”的4万多败兵还尚未与其“皇孙”哈里的五万人马汇合。当然了,哈里所部5万大军依旧威胁着帝都之一的南京。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先去征讨“皇孙”哈里,以免让其祖孙合兵一处。 于是,朱棣下旨,命大将朱能统领各路兵马共计15万大军,主持对“皇孙”哈里的征战。朱能是随朱棣一起在“靖难之役”中起兵的大将,身经百战,老成稳重。在张玉等心腹将领去世后,朱棣每次碰到军中大事,都会找朱能来商谈,足见其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此次,朱能挂帅出征,决定仿效韩信,以智联取胜。 而哈里方面,因为得知了爷爷“帖木儿”军主力大败,一时之间音信不通,导致哈里深感自己所部已然成了“孤军”。虽然还是个“将才”,但并非“帅才”,军队何去何从?他心里也没个底,毕竟扬州城已经无粮。 若要弃城而去,则下一步又该做个打算?哈里对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