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锡安组织的试探 (第2/9页)
床和设备组装出了第一批89式掷弹筒。下发部队以后,这种全靠射手经验。没有支架没有刻度尺的掷弹筒让整个三十四混成协和巡防营全都懵了。 这直接没法打啊! 掷弹筒这玩意很神奇,平行时空中,抗战初期那会。淞沪战场上。光头佬麾下的一个德械师,配备了八十七挺机枪。结果愣是被对面日军的掷弹筒打掉了一大半!到了抗战的中后期,随着太平洋战场的激战,日均当中受过完整训练的老兵数量锐减。不是在热带雨林躺尸了,就是在中国战场长期的打冷枪运动中咽气了。新上来的补充兵严重缺乏训练,掷弹筒在他们手里十发都不见得能中一发! 正在胡大帅发愁的时候,下面接任巡防营的教导队一期生发现了这个宝贝。原先巡防营炮营装备的是甲午年那会用过的德制1888式75毫米行营炮,老式的架退火炮。膛线和标尺刻度都磨平了。整个炮营的炮手都没办法,只能让这几门老炮当摆设一样的供着。只有这位,完全根据自己的经验估算射击距离和角度,命中精度居然能达到八成! 整个国防军中。第一批掷弹筒手就是他一个人带出来的学生! 六十多岁的老爷子,从马蒂尼快枪一路玩到现在的毛瑟98步枪,整个人就是一个获得兵器谱!年岁大了点,到了退休的年纪,带兵是不行了。但是挂着五级士官的军衔,负责试枪神马的,还是小意思! “大帅,好枪啊!小的十二岁投军吃粮,无论是当年李大人从英国买回来的马蒂尼快枪。还是毛瑟1874/1881、汉阳造,都比不上这支枪!啧啧,这枪真秀气,上手的感觉也好。四百米到五百米之间的是最佳的射程,子弹几乎是咬着靶子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