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_第417章 行百里而半九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7章 行百里而半九十 (第3/4页)

人敢提出任何的质疑。

    究竟怎么放水能放得完美无缺,司马昭和郭淮还是事先还是仔细研究过的,首先这仗要真打,完全不恤兵力地和蜀军进行拼消耗,反正送死的是魏兵,又不是司马昭,死的人越多,越能证明战斗的惨烈程度,也就能为接下来放弃定军山埋下了伏笔。

    其次,在何时放弃定军山还是有技巧的,放弃的太早,那就作假味道太重,放弃的太迟,如果后面曹爽突然再派一个将军带兵过来,他们岂不就是前功尽弃了。

    所以,什么时候放弃定军山,还是极有讲究的,司马昭和郭淮反复商量过了,认为三天最为合适,坚守三日,士卒伤亡大半,这个时候弃守定军山,也已经是说得过去了。

    而且以三日为限,曹爽那边也不会发生什么状况,就算曹爽另有派人的打算,可等他派的人赶到定军山时,定军山“正好”失守了。

    所以这前两天的战斗,完全是真打,一点水分都不含,司马昭也籍此机会,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真实作战能力。

    熟读兵书是每一个司马家的子弟的必修课,那怕司马昭并不是司马懿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但兵书兵法,却是他不可不学的。

    不过学习兵法和实际作战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司马昭初次领兵出战,他也很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实战能力究竟如何,所以在这次定军山之战中,司马昭并不事事都倚赖郭淮,而是自己亲自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