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_第56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3章 (第1/3页)

    打曹颙给曹寅去信提起此事后,他便在江宁那边寻了不少民间的栽花大夫,通过几个月的各种论证后,像是能推论出“牛痘”确是比“人痘”法管用。当然,最后用死囚检验这块,还需康熙下旨。

    曹寅并不想贪天之功,只要能证明儿子不是信口胡言,这法子却是有可能会防治天花,他便心满意足。最后的确定与证实,留给康熙皇帝,也符合帝王好大喜功的性情,岂不正是份万寿好礼?

    看到李煦的名字时,曹颙想起一事,记得父亲之前的家书提过。像是朝廷有消息,明年还是由李煦兼任两淮巡盐使,看来康熙对李家的惩戒也差不多。另外,李煦次子李鼎年后也要往京中当差去。

    李鼎在苏州织造府虽然帮衬着父亲处理公务,但是并没有官品在身,还没有正式出仕。因此,到了京城,若是文职,不过是个六部笔贴式。约莫着,应还是侍卫这块。

    “先生,听说早年您在江南时,与李家也有些往来,不知您对他家这位二公子如何看?”曹颙想起李鼎早年在扬州望凤庄的作为,心下对这位表哥总有一丝提防之心,所以想起他进京的消息,便开口问道。

    “李鼎吗?”庄先生摸了摸胡子,沉吟道:“我倒是见过几遭,说起精明练达来,确实比其兄强似许多,说起来聪慧不次于孚若,为人行事更果敢些!”说到这里,对曹颙道:“若是孚若不求闻达,就这般倦怠行事,往后江南三大织造,怕要以此人为牛耳!”

    曹颙听出庄先生话中不满之意,晓得他还为柳衡之事耿耿于怀,不愿意他因这个事情恼,辩白道:“先生,我这并不是平白收他入府,虽他容貌毁了,但是嗓子还在。我想着等孝期满了,便送他往江宁去做个曲艺教习。父亲早年很爱听戏,过去家中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