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2节 (第3/6页)
竹纸和楮皮(构树皮纸) …… 各种不同的纸张。 乐城郡公为何要收藏这么多纸。 刘仁轨望着这不同时期的纸张道:“我少时家贫,又逢隋末乱世,无以为学。” 能读书认字,可以靠祖上好不容易留下来的几本书,再去蹭学。 但写字练字就不行了,实在买不起纸笔。 “凡有闲暇,就折了树枝在沙地上练字。若无沙地,就在空中写。十数年未有间断学业。”[1] 这养成了他后来收藏纸的习惯。 而姜握望着这满屋的纸,更加确认了一个她从前就明白的道理:刘相并非是做官才这么卷,而正是因为他这么卷,才有机会从隋末乱世走出来做官,才能够一步步做到宰相——毕竟,刘相的官途从来不顺当,等他被调任辽东,终于真正有机会建功立业的时候,已经快要六十岁了。 在此前,他几乎做遍了各种地方官职。 若无此‘卷到极致’性情,估计在之前无数波折中,早就停下脚步了。 刘仁轨伸手拿起如今市卖的最便宜的粗麻纸。 不但收藏各类纸张,他还格外关注各种纸的价格。 “如今粗麻纸之价,折换成粮米(银钱毕竟有波动,兑换粮米计价更为准确),比起五十年前的麻纸,足有几十倍之差。” 这个数字,姜握也是有数的:若不能不断降低纸的成本,如何能加大报纸的发行量?增加知识的传播度? 哪怕手里是最廉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