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8节 (第6/6页)
大量的菜蔬、水瓮、以及买来的粮民…… 早在杨小藜八岁去上学前,母亲的腰就不太好了。至今,杨小藜还时不时会请相熟的,医学院的学姐来为母亲针灸理疗。 其实最开始,杨小藜入女校的时候,对未来还有点模糊:她当然要好好读书认字,有学问有出息。 但到底将来要做什么,有什么出息?她并没有具体的概念。 直到看到工程学院的介绍,杨小藜才确定她真正想做什么:她要做个工程师。 于是她在考入女校上舍那天,填初步志愿的时候,就毫无犹豫地写上了工程专业,并且没有选备选志愿。 女校上舍的课程并不完全固定,除了必修课外,会根据各个学生的志愿,分成不同的选修课班级,由高等学校里的老师或是学姐学长们来给她们上课。 比如偏好诗词歌赋,志愿填了文学院的同学,跟杨小藜这种奔着工学院去的,选修课自然不同。 杨小藜上的第一节 选修课,是由城建署一位叫邢元的女官来代课的。 她拿着铅笔认真记笔记—— “其实咱们身边早就有许多‘工程’了。” “先人的坎儿井,渠堰,精刻工艺,滑轮,机关锁,抛石炮……都是造福于世的建造工程。” “再有,就是水车、风车。” 来讲课的邢老师说起风车水车,语气都有些变了,果然,这两项是她的专长。 后来杨小藜才知道,这位邢元老师,也是城建署最早一批的女官,改造过高转筒车和连筒架槽,前几年已经升到一级研究员了。 而且,这位邢老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