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7 (第4/4页)
而有心胸气魄的真名士,反倒不会自命不凡,而行谦逊克己之道。 燕清在此时此刻,不免想起了三国时期的那几位君主。 他们同样是逆流而上,努力建起以寒门学子为核心的统治制度,可惜未捷身死,功亏一篑。 曹cao一死,被他之前狠狠压制的世族即刻反扑,以陈群为首,提出那保障大族利益的,以达成尊曹丕为帝的交易。 而在蜀汉镇场的诸葛亮一去,益州当地的士人集团,以谯周为首的那伙人,就迫不及待地将刘禅给劝降了去。 最后大好江山,最初经董卓的一番摧残,没被原世家中的砥柱袁家所得,可百年之后,还是落在了士族的代表之一,司马家的手里。 这是一条已经被史书中的前人走过,殊途同归、具都失败的路。 燕清是有意要走,也是不得不走:论同世家亲近,谁能越得过如今的袁氏?以己之短博对方之长,那是愚不可及。 燕清现最器重的嫡系人马,无论是郭嘉贾诩,还是吕布张辽高顺,无一不是寒门子弟,在别人眼里,也打下这深深烙印,不得不走了。 等时机成熟后,燕清就准备将这劣势转为优势,将‘有教无类’和‘唯才是举’在治下,一点一点地推行开来。 无论是哪一条,都将注定触碰到一向唯我独尊、自诩高人一等的世家的逆鳞。 ——这所谓时机,自然是天下彻底乱起来,那些人最自顾不暇,阻挠不动的时刻了。 燕清已看透了:他势单力薄,哪怕费尽心机,百般周折,也是阻挡不住大乱的趋势的。 而要独善其身,乱壤中建立一片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