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7 (第2/4页)
都对付不了的厉害人物,换他们去前头挺着,赢的机会微乎其微,而输了之后还得面对主公的雷霆震怒。 无论怎么看,都是桩吃力不讨好,还容易丢命的糟糕差事。 但对董卓军中的兵将而言,却又不得不两害之间取其轻——要叫愈发残暴的主公看出他们避战怕敌的心思,怕是牢房都不用进,直接丢大锅里,跟那几个袁姓的旁支族人一起活煮了。 而相比之下,燕清固然可怕,却从未滥杀俘虏,甚至对肯降者中的有能之士颇为优待。 再不济也能保住小命,要混得不甚如意,不还能回家乡种地去? 和还在愁眉苦脸,担惊受怕的同僚不同,心思最活络的李傕,已悄然琢磨开了。 当再次接到镇守汜水关的杨奉、报驻扎在关附近的汜水镇的盟军越来越多(其实全是燕清的人)的告急文书时,董卓再压不下去,只有黑着脸在厅中,召集众将商议应对之策了。 绕来绕去,董卓的重点就在问谁肯带八万西凉军去汜水关支援。 郭汜、樊稠和张济还在犹犹豫豫,心中天人交战,惹得董卓好生不快,李傕却拿定了主意,一派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字字铿锵有力:“主公莫虑!关外叛逆,看似兵多将广,实为乌合之众。傕虽不才,却愿领虎狼之师,赴汜水关,尽斩敌军首级,耀我西凉军威!” 董卓大喜:“好,好,好!有稚然在,何愁敌军不破?” 郭汜虽不解一向精明的李傕怎么会忽然犯傻,上赶着揽这坏差事上身,可只要不落到他头上,就该谢天谢地了,哪里有心思去研究其中缘由? 趁董卓心情好,麻烦也有了着落,郭汜心里一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