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443章 中英经济与中英战争(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3章 中英经济与中英战争(三) (第3/4页)

的是,石原清晰的点中了中国的战争目的。而且这个目的并没有超出英国承受范围之内。

    想到中英一旦和平后的结果,山本心中就如猫抓般难受,“石原君,假如中英和谈,帝国又该向哪里去?”

    石原对未来早有了定论,回答的时候语气淡然,“1921年,日本每年向中国出售11亿日元的商品。现在中日贸易完全停顿。英日再次缔结同盟,英国向帝国开放了一部分东南亚市场,军需品也从帝国本土采购,就我所知,一年增加的贸易量最多1亿日元。对帝国不过是杯水车薪。帝国如果还想有未来,就一定要找出新的市场不可!如果市场规模太小,帝国就没有发展下去的机会。若是帝国30年不能发展……呵呵……”

    冷笑之后,石原又端起茶杯喝起了绿茶。两年前,石原得到这样结论后,两个月几乎寝食难安。现在看到何锐的战略正在一步步走向实现,石原反倒心平气和。

    山本被日本彻底沉沦的未来蓝图刺激的站起身来,但山本也是个明白人。只是没学过从经济角度看问题,在司令部内来回走了几圈,却找不到破局的可能。作为海军将领,山本很清楚日本的市场就那么几个,中国、苏联、东南亚、美国。

    美国工业强悍,对日本商品需求很低。东南亚是同样强大的工业国英国的禁脔,怎么可能让日本商品随意销售。苏联远东地区人口稀少,而且苏联与日本之间的关系非常差,其贸易量微乎其微。

    中国土地广袤,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中日两国距离近,贸易成本低,中国市场本该是日本真正的仰仗。

    有些颓然的坐回到椅子上,山本无奈的说道:“中国有句话,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帝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