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2/4页)
门面向女性的服装、胭脂等店铺,大多还是请的男人。 之后三人坐下,经那女子的自我介绍,李祁才知她名陈静萱,与秦禄明舅家有亲,算是秦禄明的远方表姐,是家中独女,备受宠爱,不仅上了朝廷负责扫盲的幼学,在父母的支持下,甚至读完了女学。 大殷的教育,这些年来逐渐在全国普及的幼学,七岁上学,读三年,要求学会简单的读写算,免学费和食宿,但书本需要自己准备,向之前王家阿嬷就有贫困亲戚,想省些书本钱,借了李祁小时候的书籍。 再有些闲钱的人家,觉得幼学不够,还会送孩子去书院和女学,书院暂且不提,女学大多要学九年,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三年,根据自己情况来进行,学完的女子差不多就等待嫁人,还能帮扶家中产业,毕竟这种学校不是幼学那种免费的,没点家底还真不好上完。 另外还有书院会招女学生,只是会与男学生分开上课,大殷只有三个书院加国子监、尚书坊有开设,这些女孩子大多是官宦女子,家人培养她们,完全是冲着女官去的。 在李祁的想法中,大殷目前的教育制度,完全算的上是一种双轨制,普通人家的子女,就是幼学,书院或者女学,贵族家的子女是家学或者专门聘请先生上门,而且还有七岁以下的蒙学。 还有大殷最高的两个学府,尚书坊和国子监尚书坊就完全是官宦子弟就读,比如李祁那弟弟李元思,就在尚书坊,而国子监除开皇室之外,面向全国招生,完全由成绩进,每年的国子监招生都是一场腥风血雨。 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来自各地的平民学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