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5章 (第2/3页)
之上,已经没有魏臣了。 司马代曹,已经是心照不宣的共识。 至今为止,司马昭已经推辞晋王和晋公六次。 谁也说不准下一次,会不会退让。 曹髦忧心忡忡,他所作的一切努力,见效太慢了。 而且没有一个士族愿意站在他这一边。 没有士族支持,他这皇帝就如空中楼阁。 “陛下当心,若是被司马班听去,又是一番波折。”李昭小声提醒。 “此战之后,朕还是皇帝吗?”曹髦心情非常不好。 “王刺史离去之时,劝陛下行养晦之策,而且司马相国未必就能赢,若败,士族离心,天下嗟怨,陛下或可拉拢忠志之士!” “忠志之士?”曹髦一声嘲讽,“连夏侯义权都投附司马昭,谁人是忠志之士?士族只在意他们的家门,朕若强大,他们会弃司马氏而去,朕如今只是傀儡,他们怎会投朕?” 从继位之初,曹髦便不断拉拢士族,常与司马望、王沈、裴秀、钟会等大臣在太极东堂讲经宴筵并作文论,称裴秀是“儒林丈人”,王沈是“文籍先生”,司马望和钟会各有名号,郑小同、王祥、傅嘏、羊祜、裴秀等人也在拉拢的对象之中。 甚至两年前,石苞从青徐回洛,刚入城,曹髦便命人召见,以示亲近之意。 然而全都是徒劳之举。 稍微倾向他的郑小同因猜忌而死,傅嘏更是莫名其妙的死了。 羊祜敬而远之,钟会居心叵测。 “而且,此战若胜,司马昭或许会容朕两三年,此战若败,司马昭必不会容朕!”曹髦早就想好了自己的结局。 曹髦的一系列小动作,司马昭早就心知肚明。 所以这场大战,才会带着他一起出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