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_第73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1章 (第3/3页)



    钟邕读完信大惊失色,“这是陛下欲令父亲与相国争锋也!”

    有了这封诏令,钟会急需的正统性也有了。

    “与子上争锋是迟早的,我不伐他,他必伐我!”钟会淡淡道。

    淮北都督早已有之,但都是临时设立。

    后来司马昭掌权,将各大军镇拆分,从荆州拆分出江南都督,从淮南拆出淮北。

    前任淮北都督是卢钦,现在则被钟会取而代之。

    但淮南都督还在,正是天下知名的石苞。

    不过钟会却并没有将石苞放在眼中,“一车夫耳!”

    石苞出身贫寒,建安二十三年,谒者郭玄信外出,寻找车夫,典农司马推举石苞及邓艾,走了十几里,玄信谓二人曰:“子后并当至卿相。”

    与邓艾一样,也是受到司马懿的赏识后,开始飞黄腾达。

    以钟会的身世,自然看不起曾经当过车夫,贩过铁的石苞。

    比起淮南,淮北的人口更繁密。

    当年邓艾献策司马懿:当年,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司马懿纳其言,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

    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等人被平定,其实都是邓艾的功劳。

    邓艾引黄河水注入淮水和颍水,灌溉农田二万顷,从而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

    从洛阳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相闻,大军泛舟而下,可直取寿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