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2章 (第2/3页)
、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二十五岁的司马炎侃侃而谈。 “继续说。”司马昭喝了一口暖茶。 外间亦是阳春,但司马昭却裹着锦被,仿佛冯飒之战的酷寒一直留在他身体之中。 “中原地广人稀,不缺田,缺人,所以废除屯田制,释放人口,自行开垦占田,丁男占田七十亩,女子占田三十亩,此为课田,按课田数征收田租,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二十五亩,次丁女及老小不课,每亩课田租米八升,此为占田制!” 司马昭欣慰的点头。 这个儿子一直被精心培养,今日终于能独当一面了。 当然,司马昭也知道此策不是他一人的功劳。 司马炎身边聚集着一群才俊,刘弘、张华等人。 尤其是张华,乃张良的十六世孙,被名士阮籍、刘放等人评为王佐之才。 “丁男之户,每年输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为户减半,此为户调制。”司马炎也饱读多年。 “何为品官占田荫客制?”司马昭问起了最关键之处。 “朝中官员一品可占田五十顷,以下每低一品减田五顷,荫亲荫客制,规定除官员不课田,不缴户调外,可按官位高低,荫其亲戚,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司马炎道。 这其实是保证了士族的权利。 也是进一步向士族妥协。 司马昭在位多年,岂会不知其中深意? 占田制,既能让天下百姓有田可种,也强化士族的利益。 很简单的道理,占田占田,寻常百姓抢的过士族? 所以上等良田自然会被士族“占”了。 不过百姓还能分到中等田、下等田。 而且上等田下等田不是固定的,一场水灾,一场地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