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6章 (第1/3页)
这分明就是同意了。 第五百七十七章 均田 “凡大秦十五以上六十以下之男授田五十亩,十四以上女授三十亩,奴婢、部曲同在授田之列,奴隶转待归,改为三年,待归转治民改为两年,同时境内田赋下调,治民官三民七,待归官四民六,奴隶官民对半,所有授田不得私下售卖,授田之人死亡,则田地收归国有,重新分给百姓。”杨峥言简意赅的把文书上的均田制归纳出来。 除了田赋,还有上缴的调。 根据各地物产缴纳。 如凉、西、河、祁、并等州畜牧发达,每户每年上缴羊皮五张。 蜀中几州织造发达,则每户每年上缴绢一疋,麻十斤。 有的郡县擅于制陶、打铁、捕鱼、种茶则根据实际情收调。 对于朔方、北地、居延、九原这些还在发展中的郡县,调全部免除。 租调役,租即为田赋,调是当地特产,役则是徭役,秦国徭役一般免除,有重大工程提供一日两餐,应者云集。 当然,一个十五岁的男子根本无法耕种五十亩田,在有耕牛的情况下,能种二十亩就是极限了。 剩下的二十亩为倍田,十亩为桑、麻、茶田。 除此之外,杨峥还在蜀中设织造局,循诸葛武侯之旧制,督造蜀锦,用于对西域诸国的出口。 蜀锦这玩意比黄金还要珍贵。 东汉末年时便已经烧出瓷器了,不过是江东和河北,这玩意对土的要求太高,秦国暂时不予考虑。 “要行均田制,必先清查人口、丈量土地。”卫瓘一语说中其中关键。 土地不是关键,连年大战,关中、汉中、蜀中、河西到处都是无人区。 人口才是关键。 但人口都掌握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