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0章 (第3/3页)
如果陈泰只是寻常朝臣也就罢了,关键是陈泰名望、功勋都太高了。 高到司马昭不得不防备。 “不知相国心意如何?”陈泰坦荡而从容的盯着司马昭。 司马昭目光躲闪,口中吟诵:“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此言出自魏武《述志令》。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便是出自此文。 司马昭把魏武拿出来说,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 不是我司马昭不愿意退,而是我退了,子孙后代必遭灾祸,而且魏国也会因此分崩离析。 事实也的确如此,曹魏除了司马昭还有谁能力挽狂澜、统合士族豪强的力量? 皇帝虽有重振曹魏之志,然而曹氏的根基已断,连夏侯和都投附了司马氏…… 只怕没了司马昭,还会有其他权臣取而代之! 现在的曹魏经不起这个折腾了。 中原百姓也经不起再一次的诸侯混战。 陈泰长叹一口气,曹魏立国之初便埋下重大隐患。 挟天子令诸侯固然为一时之奇谋,然而也成了曹魏的诅咒。 “还望相国善待陛下……”陈泰深深一揖。 司马昭大喜,一把抓住陈泰的手,“玄伯大可放心,武王伐纣,不绝殷祀,文帝立国,犹续汉统,我司马家三代忠心耿耿,定会供奉曹氏。” 忠心耿耿四个字仿佛四个巴掌抽在陈泰脸上。 不过相比于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还算讲些脸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