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朕靠基建万人迷_分卷阅读1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4 (第4/4页)

择优录取。

    此提议自然遭受部分文臣反对。

    这部分人认为, 自古以来既然都是察举制征辟制推选人才, 都是经由一道道关卡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如今广撒网,如何能确保考上来的人都是才德兼备之人呢?

    李俭驳回他们的反对:“先发告示,向广大考生表明品德要求。考中后核对考生生平档案, 若有品性瑕疵者,即便获取功名也可取消。”

    这部分人便又道,历朝都是用察举征辟制选拔人才的, 怎么好标新立异呢?

    李俭嗤笑道:“去年征辟察举推上来的人才,诸位都看到了, 一百余人参与科考, 实际优秀之人不足二十。龚自珍曾写过一首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诸位为何将目光放得深远一些呢。”

    顾相的关注点歪了:“陛下,请问这位龚自珍, 如今身在何处?”这等胸襟与文采,为何不招入朝廷为官?

    能写出这般寓意深刻,气势磅礴的人,若是能招揽入朝中, 那该有多好!

    一时嘴快的李俭懊悔不已,这让他如何解释?只好做出悲痛表情:“……他,已不在大雍了。”

    群臣登时发出了怅然叹息。

    ……

    群臣虽吵了一会,但等这日早朝结束事,大部分反对派还是被说服了。

    追究原因,不过是两点:

    一是李俭虽推行大规模科考,但实际上大雍目前仅有士族子弟才能读书习字。无论如何选拔都是从他们之中挑选人才,动摇不了他们的利益;

    二则霍氏贼人不久前逼宫失败被处理,其余几名拥有兵符的将军,为自证清白都上缴了兵权。这会权利高度集中在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