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_265 神京日报的版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5 神京日报的版块 (第3/5页)

无味,对三国的历史也是不尽详细,哪有《三国演义》来的精彩?

    张履祥拿到报纸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优秀八股文编撰版块。

    古代因为交通、信息传播媒介等原因,导致文学的传播速度也极其困难。

    文人士子想要求学,只能背井离乡,去到外地,访圣贤、拜名师,借阅古籍。

    所以才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

    因为你不行万里路,根本读不了万卷书,小地方的藏书能有个几本就不错了,想要看书,只能去大城市、大家族。

    哪里像现在一样,随便上网一搜,各种知识任你挑选。

    张履祥,字考夫,浙江桐乡人。少孤家贫,母以孔孟皆无父之儿教之。

    年十一,就馆于陆昭仲,十五应童子试,补弟子员。后以教馆谋生。

    此君终其一生也没有考中举人,却在清末的时候被称为““朱熹后一人。”

    著有《读易笔记》、《愿学记》、《近古录》、《补农书》。

    对于张履祥的尊崇,在他死后的二百多年之中不断升温,最终使得他由一介布衣而成为孔门圣贤。

    同治三年,浙江巡抚左宗棠亲自题碑“大儒杨园张子之墓”。

    这样的一个人,现在也不过是个小人物,正在发愁房租马上到期的事情。

    他翻开优秀八股文编撰模块,就看到了“永昌元年己丑科状元张柬之的文章。”

    张履祥仔细研读,生怕漏掉了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