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264章 铁索拦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铁索拦江 (第6/6页)



    就凭水师的那一百多条鸟船?

    一句话,这些武夫根本就不懂崇祯的用心。

    但像王夫之、顾炎武、张煌言等勤王士子,就大多都能猜到崇祯心思。

    崇祯之所以花这么大力气笼络郑鸿逵,完全是因为在接下来的对峙中,水师所能发挥的作用将远远大过十镇边军。

    因为接下来,建奴大概不会发动强攻。

    而如果只是长期围困,明军最大的任务就是反封锁。

    要想从陆路打破建奴的封锁那是痴心妄想,至少近几年内,明军是不可能具备跟建奴野战并且战而胜之的能力的,所以物资输送就只能走水路。

    徐州城内一百多万军民的口粮都得走水路。

    而郑鸿逵率领的水师,就是水路安全的保障。

    当然了,如果黄宗羲此去洛阳能说服伪顺出兵,建奴大概就会退兵。

    如果建奴真的被迫退兵,那水师就又要承担起分割、延误甚至袭扰建奴的重任,至少驻防在黄河南岸的建奴不能让他们轻易北返。

    所以说,无论最终是建奴退兵还是长期对峙,

    水师都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圣上才如此礼遇。

    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些水师官兵可不是士子,士子营可以为了理想而战,但是水师的这些官兵可没什么理想。

    跟他们讲宗庙社稷黎民百姓,没有用。

    跟他们讲父母妻儿也没有用,他们父母妻儿在福建。

    所以只能是由皇帝亲自出面笼络人心,示之以恩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