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第3/3页)
旧一动不动,只在杨奉邑发话时侧目瞥了眼。 老皇帝剜了眼杨祈修,重重咳了两声才道:“睿王所言不错,锦衣卫在京郊调查时也颇为费劲,若不能快速解决,这群贼子消停不久便会卷土重来。” 说话间,他的视线在谢时深的身上落了几息。 杨祈修紧接着道:“父皇,依儿臣所看,不如让京郊擂场的外吏入宫一见,若能联手布防,想必很快就能让贼人无路可逃。” 话音刚落,杨奉邑紧跟着说:“但今日朝臣曾言,外吏绝无这般本事,儿臣斗胆猜测,或许从前有人内外联手,才能这般悄无声息获益。” 两人你来我往发言,看似对事不对人,实则话里行间都透露着争锋,老皇帝默然听了片刻,目光却扫向不动声色的谢时深。 半炷香过去,老皇帝轻咳两声,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他率先表扬一番针锋相对的两人,之后朝谢时深问道:“太子和睿王言之有理,那世子又如何看待此事?” 闻言,杨氏兄弟往谢时深看去,只见他走出半步,垂首行礼后道:“回禀陛下,臣愚钝,方才几经思考,也远不及太子殿下和睿王高见,唯有赞同朝臣们所言。” 老皇帝听着后半句,忽地抬眉,“哦?” 谢时深虽为臣子,但立于杨氏兄弟二人身旁时,其暗藏的气势与锋芒皆不输殿内任何人。 他低声道:“不过既为走私案,想必离不开市舶司。” 话落,杨祈修似被点醒,立刻接上说道:“父皇,外吏常与市舶司来往,照睿王所说,恐怕外吏与市舶司联手也说不准。” 杨奉邑却提醒道:“外吏留京乃邦交,太子殿下注意言辞。” 杨祈修当即闭嘴,抬袖挡了下脸,冷冷瞥了眼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