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我拍电影贼溜_第20章 吃里扒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吃里扒外 (第1/4页)

    港岛的电影,目前采用的是院线包底制度,也就是电影在院线上映,首先必须缴纳一笔包底费,其实就是相当于包场费。

    如果你电影上映后的票房大于这个包底费,超出的部分制片公司还必须和院线方分成。

    如果影片最终票房,还低于包底费,那制片公司反而还需要掏钱把这个钱补足。

    所以说院线方永远都是不可能亏本的,真的就是躺着就能赚钱。这就是70年-80年这十年,港岛这么点地方,电影院却增加到了100多座。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院很少有倒闭的,而许多小型电影公司,只要拍了一部赔钱的电影,就立马倒闭的原因。

    《鬼打鬼》下映之后半个月,嘉禾院线就将票房分成转到了宝禾电影的公司户头上。

    568万的电影票房,减去保底费用48万,也就是520万港币,其中40%被院线抽走,就只剩下319.2万快。

    这319.2万快,就是宝禾电影公司最终获得的票房分成,再除去50万的拍摄成本,《鬼打鬼》这一部戏的利润就是269.2万港币。

    虽然洪金保没有刻意的去宣传,但几天之后,还是被公司的人泄露出去了。

    很快,港岛的电影公司就知道了,宝禾电影公司拍摄的《鬼打鬼》,以50万的拍摄成本,赚取了269.2万的利润。

    如此暴利,更加刺激了港岛众多的独立电影制作公司,他们赶忙制定拍摄计划。

    当然,这是后话。

    在得到了这么一大笔钱后,洪金保想的当然不是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