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八章与太上皇谈谈 (第5/7页)
才想起,从名义上来说,眼前这位才是如今大秦的内阁首辅,不由也是苦笑。 楚一又拿出一张圣旨大声道:“陛下有旨,调蒯通为兵部尚书,吕惠卿为户部尚书,章惇为工部尚书,魏征为刑部尚书、房玄龄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礼部尚书!” 楚一将两封圣旨递向一脸激动的杨广,心中暗暗叹息,在他看来,太上皇无论是能力还是对大秦帝国感情,都要远在这杨广之上。 但不知为何,陛下却对杨广这个亡国之君极为信任,一心要将其放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 “陛下让我告诉你,调走几位尚书后,各州所缺官员,由内阁商议之后报内书房!” “臣尊旨!”杨广心中明白,这是陛下对太上皇将自己从首辅位置上直接架空的补偿,以太上皇的身份,无论犯任何错误,贬斥到新州都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当即大声答应。 “调陈平为监察御史,范增为新州刺史!” 宣旨的声音在监察御史衙门响起,范增一脸黯然的离开了自己陛下即位后就由自己掌控的监察御史衙门。 同时离开的还有原本大秦各部的官员,赵文这一次是完全将整个大秦的高层轮换了一遍。 至于少府没有换,是因为刘邦的能力太强,完全不适合放到地方担任刺史,至于少府,本就是忠心于赵文的臣子最多的地方,还有一个万三千看着。 无论刘邦做如何做,都无法瞒过这些人的眼睛。 将这么多老臣一次放到地方,一是为了让这些老臣习惯一下现在的大秦,呆在高位时间太长,思想会变的固化,甚至变的没有进取精神。 比如始皇帝,在赵文的印象中,向来是思虑长远的,但这一次却依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