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9章 (第2/3页)
的录像。当时有些地方看不明白,如今,以自己掌握的技能和视频做对比,其实不难掌握。 沈瑜快速的用笔,将纸上的水墨引开,当墨团整体形状符合要求之后,换了一只马毛的毛笔,开始勾勒近景,也是等待墨团干燥。 观众们通过屏幕,看到沈瑜逐步的勾勒出一株盘曲的古木,第二株,第三株……不久,树林的基本轮廓已经能够看明白。 待到这部分的形象出现,泼墨部分已经干燥,沈瑜开始用浓一点的墨,让墨团分出层次。接着就是第一遍泼彩,也是打底色。 沈瑜用了花青和汁绿(花青加藤黄)。两种底色铺满了画面的大部分,只留出了天空云气和部分树干的地方。墨色和底色有的重合,有的单独组成形象。 这边底色画好,第二次勾勒细节。此时,众人已经能看明白,泼墨的山水画的大体布局。 泼彩的过程看不出功笔墨功夫,但是在勾勒树木和山石的时候。娴熟的用笔墨技法,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负责拍摄的摄影师,非常及时的把镜头推进到沈瑜正在勾勒的地方。 观众们清楚的看到,沈瑜运笔速度不快,但是极少停顿,此时正在画一条山体蜿蜒前行的山路,时而清晰,时而隐没。 第二遍勾勒完成之后,沈瑜按照自己的习惯,取用调好的赭石颜料的上半部分,给部分山体和房屋树干上赭。 第二次泼彩,大部分的山峰用石绿,少部分的区域用石青罩染头发,依旧是趁色彩没干的时候,用笔引开,达到需要的形象。这一遍干透,再画第二遍,第三遍。 当色彩的层次逐渐增加的时候,山峦形象逐渐生动。泼彩结束之后再次勾勒细节。 沈瑜全神贯注的作画,没注意到,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