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7章 (第2/3页)
多半经过了反复的揭表后,做出来的旧气。 这张画苍松与梅花鹿的造型肆意夸张变化,造假者想表现出八大山人绘画的狂放不羁,只是一位变化,缺少凝重。 小幅的作品更具迷惑性。作假的人只写名款,不署年款,只是,用印有错误。笔墨也达不到八大山人的凝重、冷峻的特点。” 此时,几个鉴定师都完成了工作,开始各自聚堆聊天,等着工作组的通知。 徐老师对沈瑜说:“你判断的很准确。你鉴定书画,喜欢从绘画者的角度方面去判断,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画家创作和作假者做假画的心态不同。制作出来的画,无论采用多么好的技巧,模仿终究是模仿,其笔墨衔接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露。我想,你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多研究。” 沈瑜问道:“徐老师,今天您只听我说,你要指点迷津,怎么鉴定八大山人的画?” 徐老师说:“你的眼力不错,但是咱们用的办法不同,我说的办法,只是我的经验,你要有自己的判断。 你是学绘画的,我想问问你。绘画史上通常把八大山人一生的创作轨迹分成几个阶段,你能说说吗?” 沈瑜说道:“明朝灭亡的1644年以前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这个时期八大山人曾是明皇室王孙,直到清顺治中期,不可能有八大的作品流传下来。 第二时期,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十年1671年,这是八大皈依佛门后安于修禅的时期。其时,八大绘画以徐渭、陈淳为师,创作了一些精品,绘画的内容以蔬果、竹石、灵芝、石榴、芭蕉等为主,没有人们熟悉的动物(如鹿、鹤),鱼石、禽鸟类的内容。” 徐老师见他说道这里略做停顿,就补充道:“这个时期,山水画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