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4 (第2/4页)
牵扯进来,徒增动荡,也更累民心。 现对夏战事大获全胜,民心高涨,国内局势也趋于稳定,倒的确是个秋后算账的好时候…… 他是真没料到,不在京中的陆辞不但一眼识破了夏竦的层层伪装,还如此精于隐忍。 一直等到私下里将证据都牢牢捏在手上了,才云淡风轻地放到他跟前来。 王曾脑海中掠过万千思绪,末了笑了一笑,询道:“眼下证据确凿,你只消放出些许风声,或是大大方方地将文书流出几份,叫御史台知晓……之后他们会如何反应,想必曾为御使大夫的你,只会比我更为清楚才是,何须借我之手?” 若陆辞刚刚展示给他的、那些搜罗来的出自夏竦及其族人之手的罪行,都是真非伪的话,不说让夏竦身败名裂,也足够让他名声扫地。 哪怕官家仁心,念及旧情,其仕途上也再难有寸进了。 更遑论夏竦此人,名声本就称不上多好,定要面对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陆辞平平静静道:“我筹措这些,若只为针对夏竦一人,的确用不着劳驾王相。” 王曾不禁一愣,电光火石间,猛然明白过来:“你是要——” 借夏竦之事为突破口,下猛药治旁事! “不错。”陆辞似是窥破了他的心思,含笑颔首:“正为了这一目的,我才忍痛舍台官、寇相,特来叨烦王相。” 这天夜里,陆辞与狄青在王曾府上足足逗留了四个时辰,才赶在早朝之前,将事情敲定。 “难怪当年的王公对你尤其看重,”王曾感慨道:“后生……果真可畏。” 许久未闻王旦名讳,思及竹林相托那幕,陆辞恍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