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4 (第3/4页)
一颤的。他们大哥是读书人,一向看不起他们这几个泥腿子。 “是福宝,真的是福宝回来了。”郑母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响起,“福宝哟,娘的宝贝哟,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私塾里被人欺负了?啊哟,你怎么又瘦了?是不是私塾里吃的不好?” 顾希看着眼前35岁的妇女,因为有四个儿子傍身,心情好,所以郑母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再说有四个儿子,半大少年能干不少活,所以郑家的田地收成还不错。 当年郑奶奶嫁给郑爷爷的时候,家里就一亩地,两间草屋。后来郑奶奶生了5个女儿,5个女儿都很会干活,家里虽然辛苦,但是女儿们洗衣做饭,上山摘野菜,养鸡养猪,个个都很勤劳。女儿们下地没有力气,可养鸡养鸭养猪又不用力气。所以郑奶奶就让女儿养这些,养了卖钱。郑奶奶就是靠这样当家,然后才有了家底。五个女儿出嫁前,他们家的水田有五亩了,地有两亩了。后来女儿出嫁,她每个人的聘礼都收5两银子。家里鸡鸭养的多,也不愁鸡蛋吃,她也很是客气。等到郑父说媳妇的时候,家里有了8亩的水田,3亩旱地。老百姓,有田地心里才踏实。 等到郑二叔成亲,郑奶奶就分家了。郑父5亩水田,2亩旱地。郑二叔三亩水田,1亩旱地。村子里都这样,长子占了优势,二老跟着长子。 郑二叔其实很满足了,至少他爹娘还给了他4亩田地,很多人家都是一亩两亩的。 第4章 四只小狗子 现在郑家的5亩水田、2亩旱地,就是靠郑父和四个半大的少年在干活。5亩水田去掉税每年能收4000斤的大米,一斤大米1个铜板,他们留下1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