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大金亡国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金亡国篇 (第6/7页)

信提升的当下!每一个南宋人都心痒难搔起来!这真的可行吗?朝中很快分成主战、主守两派,各自列举出一大堆理由…

    主守的人以史嵩之为代表!当然他是有那么点私心在作怪。颇不愿有人在他伯父之后迅速立功。成为新一代权臣。他说“中原早已残破,军队北进无法自给自足。完全得从南方调运。眼下南宋本就国力空虚,根本无法支撑!尤其此举是与蒙古争利,无异于虎口夺食,小心为蒙古南侵制造理由”

    平心而论,史嵩之说得有道理。可千载一时的机遇出现了,真要眼睁睁放过吗?军方的赵范、赵葵兄弟、新任首相郑清之都提议当机立断,马上出兵抢地盘!

    本月,御史王遂上书“史嵩之本不知兵,欺君误国。留襄阳一日,则有一日之忧”洪咨夔也上书“残金虽灭,邻国方强。此时严加守备,犹恐不及。岂可动色相贺,自致解体”

    5月上旬,李宗勉上书言四事“守公道以悦人心、行实政以兴治功、谨命令以一观听、明赏罚以示劝惩”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而对这“据关守河、收复三京”的计划,李宗勉也提出了反对“今士卒未精、资粮未丰、器械未利、城壁未修,如今守御犹不可,而况进取乎?纵今日得蔡、明日得海、又明日得宿、毫,然得之后可守乎?万一变生仓猝,将何以济?臣非曰外患终不可平、土宇终不可复。但须量力以有为、相时而后动。愿陛下爱日力以修内治、合众谋以严边防、节冗费以裕邦财、招强勇以壮国势。严诏沿边将帅:毋好虚名而受实害。左控右扼,勿失机先,则以逸待劳、以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