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_九政局的变换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政局的变换2 (第4/5页)

除钱瑞乱资政殿大学士、提举德寿宫兼侍读,改提举洞霄宫。起知宁国府。

    仿佛是巧合一般,就在赵眘刚处理完汤思退一党之后,立刻接到建康都督府的禀报,金国大军以经撤走。在边境只留下了十余万人马驻守。而且防线整体后撤了二十里。北方的大患终于消除了,这些天来压在大宋朝庭的一块大石终于搬开。赵眘接报大喜道:“议和不成,乃是天意。”

    由于一下子罢免,外调了好几位大臣,朝中忽然一下子出现了一个权力的真空。赵眘于是任命虞允文为尚书左朴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任枢密使,起用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梁克家为尚书右朴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然梁克家意见与虞允文相左一向反对北伐, 不过不让一方势力独大是大宋开国以来的一惯传统。而且梁克家主张加强边守,以防金兵入侵。并且还为治理国家提出过一些好的建议,并不像汤思退那样主张割地救和。因此任用他为宰相,虞允文也没有意见。

    然后虞允文又堆荐刘珙为同知枢密院事。对此赵眘也接纳。这些任命基本上都沒有引起多大的争议。

    但接下来赵眘又下诏。任命龙大渊为参加政事,曾觌为礼部尚书,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龙大渊,曾觌都是赵眘为太子时的近臣,而张说本以父荫入仕,后因娶高宗吴皇后之妹,遂也成为赵眘的近臣, 赵眘对他的信任仅次于龙大渊,曾觌。其实赵眘早就想重用这几个自已的近侍。只是一来朝中大臣都反对,二来一时也没有空闲的职位。现在正好是个机会,于是一下子把这三个人都提升到重要的位置。

    但这一系例的人事安排一公布,立刻在朝中引起了轩澜大波。谏议大夫刘度立刻上书称二人潜邸旧人,待之不可无节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