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2/4页)
月才好利索,还不长记性!” 况三娥有点儿茫然,掩饰地挠挠头。经二娥这一提,她才慢慢读取到那条并不久远的记忆。 由于村里有个大小不计还算像那么回事儿的小学,所以二娥和三娥到了八岁也还真是去念过几天书的。可这学上得实在是不怎么顶事儿,家里还有大大小小的活儿等着姐俩来做,因此出勤率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难看。 倒也不光是他家这样,别家的孩子大多也都拿读书不当回事儿,祖辈的农民都在土地里刨食儿,你认字儿是面土背天,不认字儿还是面土背天。 大家的见识普遍也就停留至此,顶多偶尔茶余饭后羡慕一下人家民办教师可以端铁饭碗吃国家饭,可他们是农民,农民想变成城里人无异于野鸡变凤凰,比登天还难。所以,不如省下读书的时间好好种地来得实际,尤其是长大了还要变成外姓人的女娃子们。 晃晃荡荡混完了小学,原主况三娥也很羡慕像何梅子那样可以继续到鹿山镇读书的女孩子。连村小的余老师都说她有念书的天赋,辍学实在有点儿可惜了。 可毕竟她和何梅子条件差得太远了,人家何梅子的舅舅早几年被招工进了城,成了鹿山镇农机农具加工厂的一名正式工人,人家愿意照顾一下外甥女进城读书也是情理之中,况三娥可没这个亲缘条件,更没物质条件。 于是她乖乖地回家务农了一年多,眼看着二叔家和自己同岁的况金宝啥活不干背着书包干粮进城读书去。看久了就难免眼馋,于是况三娥年初没忍住跟她爹和吴母虎提了一句,就这一句经过吴母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