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思变(一) (第5/8页)
玉的事情。 既然早有决断,张知秋这时也不矫情,直接告知王有才,自己近期将会准备一些先进的酿酒设备,届时便可以马上开工的。 “哈哈,贤侄是要准备在这京师酿酒啊,好事、好事”周大同一口喝干面前的二钱小酒盅,咂巴着嘴大乐:“只要能达到这汾酒的水平,以后我的酒,就全由你包了” “呵呵,这个不敢保证,不过,应该也相差不远吧”张知秋略一迟疑答道。 如果不太计较成本的话,做好白酒的关键就在于完善地工艺流程、好的酒曲,以及最终地勾调工序了,而这些东西,张知秋都准备从现代带来。 不说工艺,现代研制地酒曲以及各种化学添加剂,在改善白酒的口感方面,那绝对是古代所望尘莫及的。 “不知贤侄这个酒坊有多大地规模?” 老国公眼见被周大同抢先占了便宜,心里却也有些不快:虽然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要说这张府的产业,以后自家孙女也是有份的,这便宜却也不能都被别人这么随意地占去。 “嗯,初期就先做个年产二百万斤的小厂吧。”张知秋估摸了一下,如果以改良后地老式工艺来酿酒的话,年产千吨的话也就差不多了。 现代地茅台酒厂年产近二万吨,但那是现代化生产工艺,自己还不能直接引进到明朝的。 “叮当”一声,张知秋话音刚落,王有才手的酒杯便已然是落到了地上。 “你说的是二百万斤?”老国公脸上从进门后就一直不落地笑容,这下终于也失去了踪影,手一抖却是将半杯酒全都浇到了胡子上。 “是啊,有何不妥吗?”张知秋有些莫名其妙了:这难道很多吗? 一个年产千吨的酒厂,在现代也就是一个作坊而已,但在明朝可就是非常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