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_第11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第3/3页)

问对?

    .

    宋仁宗时期,文人阮逸非常心虚。

    因为《李靖问对》,是他假托“李靖”之名写得兵书,以李靖和李世民的一问一答形式所写而得名,也叫《唐李问对》。

    但他也并非全然杜撰,是参考了史书和李靖本人的兵书,《李靖行述》、《韬钤秘录》和《卫国公手记》等书所写,自认为还是比较靠谱的(3)。

    听到天幕提到朝廷把他的《李靖问对》都选入编辑武举考试书籍《武经总要》,阮逸先是暗暗地骄傲得意一番,借着细细一研究那些书籍,有些傻眼。

    《六韬》、《司马法》(4)都相传是姜太公所著,姜太公那么忙哪来时间写这么多兵书?还有《三略》相传是黄石公所著,但是据说也是汉人假托黄石公之名,他怎么感觉比自己的兵书还不靠谱呢!

    第51章 《穿成赵光义后我打开了葵花宝典》5

    【在宋代, 《武经总要》和《武经七书》是武举的必考科目,但是岳飞的性格使他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宗泽劝他学《平戎万能全阵图》他也不愿意学。

    在重文抑武的宋朝,哪怕是武举, 也要考文科,考“策问”, 所以当时的武举, “以弓马定高下,以策问定去留”。

    岳飞的战术被宗泽称为“好野战, 非古法”,这里的古法就是指从赵光义到赵祯等帝王喜欢研究古代阵法的形式。宗泽评价岳飞不爱研究军阵, 更喜欢实地野战。

    但是在现代人看古代兵书, 最靠谱最全面的, 其实是明朝戚继光的兵书。

    戚继光的戚家军海陆都很厉害,戚继光著作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莅戎要略》、《武备新书》非常实用。只能说到底是武将,还是名将,与文人写兵书非常不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