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第1/3页)
最好的滑雪摄影师可以预判目标关键动作的,如同今天。 梁牧也自己在拍摄之前,对爬到了半山腰定点机位的摄影师说:“他今天应该会走那个chute,滑手左侧。注意一下光线。今天我们有光,最好不要后期再处理。” “梁导copy。”摄影师答道。 “一号机位再给近一点吧,全景昨天有了。今天他会滑得更快。” “一号copy。” 一切准备就绪,梁牧也检查好自己身上的绳索,随后按下对讲机:“三,二,一,drop in。” 池羽冲了出去。耳边风声呼啸,可他什么也听不见。 vitesse icarus再次划出优美劲道的轨迹。而五十多米开外,阳光略过山脊,静力绳拉紧,挂住了岩壁的主锁。梁牧也手持电影摄像机,按下录制键。 无人机在半空中围着两个人转,从这个角度,能清楚地看到梁牧也正跟着他,同步绳降二百余米,肩不晃手不抖,仿佛可以预测他确切的行进轨迹。他甚至准能确捕捉到他每一个背山转弯扬起的飞雪,每一次太阳照射icarus板面泛起的金光一闪。 那是一种经过万次训练也无法习得的,与生俱来的默契。 * 回到北京之后,梁牧也心里有了点底,觉得大概能看到项目全貌。在霞慕尼的拍摄十分顺利,比他想象中更甚。他预想的所有问题——语言不通、低温导致设备故障、池羽的状态不好、攀登遇到难题,拍摄的角度和光线不佳,他竟然一个都没有遇到。 可前面的拍摄越是顺利,他反而越有压力。做如此长线的项目如搭积木般越垒越高,也就越不能辜负前期的准备。 从法国回来之后,他快两天都把自己锁在屋里,没日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