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9章 (第1/3页)
朱瞻基和朱高煦不接受投降,大家可以理解,毕竟日本差点要把他俩给刺杀了,但镇西公黄昏也主张不接受投降,这一点让大家很意外。 黄昏的解释是一次性把日本打痛,打服气,他以后自然要喊大明喊爸爸。 至于什么大国胸怀,有什么用? 又不能带来实际利益。 不过包括郑和、徐辉祖等人在内的高级将领,都认为还是可以适当的接受投降,毕竟这样会瓦解日本士卒死战之心,有效降低己方战损。 双方就此事争执了一上午。 朱棣一直没吱声,他其实左右摇摆,一会儿觉得黄昏他们说的在理,对日本这样的虎狼之邦,就应该有怜悯之心,一方面又觉得郑和他们说的有道理,接受投降,昭显我大国气度的同时,还能降低大明士卒的战损。 最后朱棣只得当个和事佬,说此事再议,今后诸位卿家在战局中,根据时局灵活运用是否接受投降,只要能有所解释,朕都可以接受你们的决断。 众人这才偃旗息鼓。 不过都各有算盘,黄昏想着朱高煦是远征军副帅,是朱棣之下的第一人,只要他笃行不接受投降的策略,谁敢违抗? 郑和他们却在想,基本上的将领都接受投降,到时候朱高煦和朱棣不在,接不接受投降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反正陛下说了他接受有解释的决断。 于是商讨结果皆大欢喜。 不过这个商讨结果不影响远征日本的结果,所以散会后,黄昏找到朱棣,说陛下你看,远征日本基本上就这样了,再有个半年左右,大明就可以全线占领日本,微臣待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了,要不您早点放微臣回国,好准备出海事宜。 朱棣呵呵冷笑一声,“爱卿想多了,回国之事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