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种田指南 第306节 (第2/6页)
他想追寻佛法的根源,更想用佛法为大唐人民做点什么。 渡己,渡人。 从人的角度考虑,乌鸡国国王的遭遇正验证了人族在面对上天伟力时的渺小,人族的无力、惶恐与逆来顺受的姿态错吗? 好像不是,自古以来,他们所蒙受的教育便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神仙的地位比皇帝更高,当神仙震怒时,人不就只能匍匐在地上,用供奉平息神仙的愤怒了吗? 仿佛在跟自然伟力做对。 可对玄奘来说,并非如此。 他对神仙的要求远高于人间帝王。 这很正常,在他这样虔诚僧侣心中,神佛已成为符号化的形象,他们流传在人界的传说只有惩恶扬善、布道济贫,除却哪吒那样的儿童神,哪个神仙会是恶的? 而人间的帝王,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皇帝能平庸已是上上签,励精图治的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一个朝代都没几个。 对玄奘来说,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他愿意办水陆法会,让自己去西天取经,大唐在他手上走向繁荣。 可他绝不是圣明之君,不说别的,光老李家的那些事,足以证明他私德有亏。 这致命吗?绝不,他只是人,哪个人会完美无缺? 然纵观历史,那些飞升的神仙,在做人时都留下功绩,经过史书的重重美化,几乎成为圣人。 玄奘不是史学家,不会去考察史料的真实性,且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神佛是圣明的,是完美的。 因此,当他们展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