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1章 千面堂中,概不退换 (第3/6页)
不是等次愈高,存放的时候便可更长一些?” “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伙计挠头笑道,“既然皆是一般的用料,该腐坏时、神仙也拦不住。只是等次高些的几张胶皮面具,是掌柜的亲手所为;等次稍低的,是俺们几个亲传的徒弟所做;等次再低些的,便是这几年新收的一批徒弟练手所制……自然!等次愈高,价钱也便愈高。若郎君不是欲行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俺们几个做的胶皮面具、也顶得上用啦!” 杨朝夕登时兴致大起,接续问道:“不知这胶皮面具,究竟分几个等次?价钱又是如何说?” 伙计闻言眼睛一眯,彻底打开了话匣子:“郎君果然独具慧眼,一下就问到点子上啦!俺家郑掌柜将胶皮面具划作四等,价钱自然也分了四阶。 最差强人意一等,叫做‘改头换面’,便是学徒们照着西域番人五官,大略捏塑成型的胶皮面具。用料虽厚实,表情却十分生硬,只有趁夜蒙在脸上,方可蒙混过去。是以价钱也最实惠,只须五贯大钱便可换得一张。 稍好些的一等,则唤作‘刮目相看’,是俺们几个照盛朝河北道、岭南道、江南道等处土人面貌捏塑而成。因是华夏尊容,肤色、腠理也更讲究,胶皮也更薄了些,便是白日佩戴,不凑上来细察,也决计瞧不出破绽。嘿嘿!这一等次价钱便贵了些,须十五贯大钱一张。 成色再好些的,便是‘活灵活现’的等次啦!须郑掌柜得空时,亲手捏塑雕琢而成,主要临摹的、却是中原一带汉民的相貌。不但胶皮更薄,肤弹色正,且须发并纹理、俱已细致入微,嬉笑怒骂,俱如常人。这等胶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