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_第二百零三章:野战炮和自生火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野战炮和自生火铳 (第2/7页)

   毕竟这样的重炮设计出来就并非是为了野战和守城,它起初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海上舰船之间的交锋,还有……攻城拔寨!

    不过如今北方的形势,明军哪里还有主动出击的力量,向来攻城的只有清兵。

    崇祯六年四月的时候,孔有德率叛军及家眷从山东登州叛逃后金。

    孔有德的叛逃引发的后果极为严重,甚至为明廷在之后的覆灭而埋下了伏笔。

    孔有德叛逃之时,不仅带去了二十余门红夷大炮,更重要的是,他还带过去了后金急需的舰队,铸炮工匠,还有精锐的炮手。

    正是因为孔有德的叛逃,后金也就是之后的清军攻城拔寨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清廷对于火器和火炮极为重视,不仅组建了一支名为“乌真超哈”的火器部队,甚至还开始军中大规模的推行火器和火炮。

    而明军也受到清军大量制造红夷大炮的影响,也开始大量的铸炮,双方在十余年的时间之中不断的革新着自己的兵备和武器。

    这也是为什么,在松锦之战之时,明清双方动用了火炮火器甚至到达了骇人的地步。

    很多的时候双方交战最为激烈的并非是短兵相接之时,而是炮兵之间的对轰。

    “原本这些火炮都是红夷用于海上舰船的重炮,并不适合于陆上野战和行军。”

    薄钰没有察觉到陈望神色上的变化,仍然诚恳的在劝导着。

    “学生并不建议总兵大人铸造此种重型火炮。”

    “而且,当初跟随着学生造炮的工匠基本都留在了南直隶,只有十多人跟着一同来,就是想造红夷大炮,一时半会也难以造出。”

    陈广去往南直隶首要的任务是去请薄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次要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