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_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生活的改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生活的改变 (第4/5页)

    在120急救中心和京城疾病控制中心的“与你同心”咨询热线,一百多名大学生义工每人每天平均接一百五十个电话,最多时两百多个。据说,打来电话的大致分为两类,老是觉得身体有什么不舒服、自己吓唬自己的,和足不出户觉得憋闷的、想找个人说说话的。

    网上的段子非典时期的几种死法,夸张却精炼地把套中人的不幸总结为:戴口罩捂死,熏醋火灾烧死,喝大量中药毒死,同事染病吓死,公共场合咳嗽被扁死,网上散布流言被骂死,出差回来后被隔离郁闷而死,在家无所事事憋死等。

    还好,就是在最脆弱的时刻,平民的智慧依然闪光。

    在疫情和政府举措走向透明,在公安机关逮捕了封城谣言的始作俑者之后,一度泛滥于网络和短信的谣言渐渐平息。然而,立夏前后,一个“婴儿说话”的流言却在几天之内传遍安徽、江苏、陕西等十四个省份的农村和城市地区。

    不同版本的说法中,婴儿的出生地各不相同,婴儿说的话也经过了本土化的改造,主要内容却惊人地一致,“一个婴儿生下来就会说话,告诉人们放鞭炮和绿豆汤可以防非典”。

    类似的传言其实旧时早已有之,但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多多少少有些难以理解。社会学家们分析说,这是农民在用他们熟悉的知识体系来应对非典这种灾难性的突发事件,尽管可以理解,它同时反映出农村在灾难面前各种资讯稀缺的尴尬现实。

    不过,让人更加尴尬的是,尽管之前并没有听到什么状况,但是立夏那一天,满城尽是鞭炮声,这更说明了科普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继续搞下去。

    作为中国内地非典重灾区和抗非典主战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一的京城京集中了一半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