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赵常生 (第2/4页)
自己想岔了,记忆中好像的确没有古人养殖食用鱼的信息,又或者有人养鱼但这块地域靠近庆临河的缘故,要吃鱼尽可从渔民那买来,根本不用费那养鱼的劲。 所以那鱼苗该从哪儿来呢? 搂着背筐里叽叽叫的毛鸡仔,她愁的不行。 算了,现在想也不是个办法,不如早些回去,还好帮娘干些活。 又将篓子背回去,她琢磨着刚刚路过的那家布店,是不是该拐回去买块棉布,给阿满做套百天穿的新衣。且这天气热了,孩子小,容易起痱子,还得去趟药铺买些泡澡的草药才好。 看看头顶上的太阳,庄可卿估摸着时间,往镇东头去了。 松陵镇的店铺大概分了几个区域,靠东的都是卖些生活用品,布店药铺也在那边,靠西的则是糖酒、点心铺子,菜rou摊子则在南边,其他的小吃店铺则是分布的还算均匀,不过也就是卖些汤面、包子之类,没什么特别的。 进了一家卖布的铺子,庄可卿打头就问伙计最软和的布料在哪儿,她要看看。 伙计见她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穿了普通的粗布衣裳,又背了一篓子杂货鸡仔,上来就要看贵价的料子,难免有些不乐意。 “广陵缎最是软和,200文一尺。”直接抛了个店里最难得的料子价格,伙计站着不动,明摆着要看笑话。 “200文一尺?” 庄可卿被对方一噎,平时颇有些伶牙俐齿的嘴也说不出什么话了。 不过她倒也没有生气,刚刚的确是自己话说的大了,现在这物价她还没闹明白呢,只最近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