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5节 (第4/7页)
谱的还数有人选了拨浪鼓,饶是刘琨一贯性情包容,见此也难免眉心一跳。 要命,区区拨浪鼓如何能表达音律啊? “拨浪鼓可以,那么鱼线也可以”,谢玄眼见小伙伴们都拿出了乐器,自己也从袖中发出了心爱之物,一卷缠得很紧的钓鱼线。 他将鱼线在两个桌子之间绷直,宛如弹弦一样随手拨了拨,发出清脆的声响。 辛弃疾:“……” 李清照:“……” 这是什么,弹棉花吗? 要说刘琨不愧是蜜糖式夸夸教育的第一人,就算谢玄的行径如此离谱,他依旧没有做出任何泼冷水的行径,而是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在纸张上写下一首自己新诗:“虚满伊何,兰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有鸟翻飞,不遑休息。匪桐不栖,匪竹不食——” 一面示意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自由演奏这首诗词,而后逐个纠正其中的音律不谐之处。 顷刻间,只听锣鼓喧天,琴声动地,一声响亮的铜钹盖过了所有的乐音,然而他们的吵吵闹闹,比起檀道济用尽浑身力气吹响的唢呐声,却又仿佛不值得一提了。 一时间,唢呐从每个人的耳中直灌入天灵盖,将人的魂魄从身体中挤了出去,肆意揉扁搓圆。 令人惊奇的是,在如此灭绝人性的唢呐声中,诸葛亮居然还在一个音节不差地弹着他的古琴,众人不由感叹,这做大事的人就是不一样。 辛弃疾听了一会实在是忍无可忍,好在李清照也听不下去,直接离开了教学区域。 走出好远,终于将繁杂的乐声抛在后面,李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