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殿试得名称众人均称奇 (第2/5页)
的贾珠就是例子。 进场前,文淮对二人道:“咱们准备许久。想来此次必是可以上榜的。”容璟和文澈知道文淮心下紧张,其实他们也是如此。因而文淮此话倒也给他们些激励。 大周朝的科举制度继承于科举发展最为完善的宋朝,其考试也是和宋朝相同分为三场,每场三天。 容璟和文澈文淮参加科考紧张的不只是他们三人,更是承恩公府和皇宫中的文皇后和永康帝等人。会考不但是考学识,也对考生是个巨大的历练。三人都是金枝玉叶,又怎能不让亲人挂怀? 三场考试分别是考学识、见识和做官能力。永康帝以实干为主,登基几年在和太上皇斗智斗勇的情况下仍旧可以将自己和儿子的想法任务推行下去可见其手腕了。容璟和两位表兄又是亲近,此次试题对他们还是准备充足的。 历经九天,会试终于放榜了。出来的考生身体好的也是一脸憔悴;身体不好的出贡院的门就倒下了,在门外等候的家人们赶忙去寻郎中。容璟三人也是顾不得多少就分别回去了。 容璟休整两三天就准备武举了。武举考的比文举简单但也并非不难,对考生的兵法,力气骑射等要求均极为严格。 因着武举考试是现场评比的,众目睽睽下成绩好不好合不合格也是一眼可以看出。容璟在武举中的表现令主考官眼前一亮,盘算着自己发现了个好苗子。 大周朝年年都和草原上的邻居们打架;西海沿子的水师也是时长历练,因而民间、朝中也没有出现轻武的风气。文官武官们但对于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