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9 (第3/4页)
也不再反对, 他要在另一件事情上坚持:“嘉钰, 引进人造丝做原材料,实在是刻不容缓。日本人的绸料价钱那么低,就是因为用了人造丝。” 曹仪行还做过比对, 给岑嘉钰拿来一份详细的对比数据,人造丝相较天然蚕丝,不那么容易变黄;工序上也俭省了浸渍缫丝好几个步骤,预缩后就能直接绞丝;更重要的,不再受蚕丝供应的制约,也就是不会跟着跟着老天爷吃饭。 岑嘉钰揉揉额头,她还是想继续坚持蚕丝工艺的,也算是担当一份历史传承的责任,但是,在成本和市场前面,似乎不得不低头了。 她在曹仪行紧盯着的目光中点了头。 曹仪行长吁了一口气,他就怕岑嘉钰太过于钻“工艺”这个牛角尖,既然是要办企业,就要怎么赚钱怎么来,怎么好卖怎么办。当然他不是毫无准备——岑嘉钰不可能接连否决他两个提议。 还有一件事情也迫在眉睫。 曹仪行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认为织绸厂的市场不能只着眼于海市及周边市场:“不仅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也要拓展起来。国内战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起来了,必须要留好后手。我看南洋市场我们得先做准备。” 岑嘉钰认同曹仪行的远见,但她认为更重要的是:“走向国外自然是好的,但是国内我们现在只是刚刚站稳脚跟,还是得再想些法子拓展销路,把基础扎牢才好。” 还好两人都是能听进异议的人,最后便商定一致,曹仪行带一批绸去南洋探探销路,岑嘉钰在海市这边坐镇。 一样的坐镇,却是不一样的坐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