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鬼子_第一一三章 媒体效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三章 媒体效应 (第2/5页)

自驾驶其中一辆,载着琼斯和助手,在警卫团护卫下,呼啸着到了双洞子隧道。琼斯小姐安排好拍摄工作,坐到一旁,宁静地看着周围一切,努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尤其是两人第一次的纠缠。

    用了两天时间,琼斯尼曼的东方见闻第二部见报了。标题是:“恶魔的手”。故事分为两篇,用连载形式发表出来,其中一篇叫“重返遇难的地方”;第二篇叫“谁杀了坂田”。很快报道再次轰动了合众国大街小巷,政府到民间。国际列车遇袭事件再次引起关注。当然聪明睿智的琼斯尼曼第二个目的才是主要的,那就是文章和第一部不同,不止写了自己的感受,这次却是采访了当时赶去救援的少年军诸位将领,像加西亚、王栋、铁头等人,尤其突出了救援路上,遇到鬼子重兵拦截,不顾安危,冒着战火突破防线的行为。对于救援过程中的凶险,鬼子为了掩盖罪行,疯狂轰炸,少年军用*紧紧护住伤员和救出的群众的感人故事。

    这次的稿件效应,远远超越了上一次,因为百姓反映强烈,政府再次发出强硬照会,责令倭寇交出幕后凶手,惩办杀人犯。倭寇自然狡辩,不承认制造列车倾覆事件和派人杀害自己的重要将领的事实。但是,当王栋等人的照片,尤其是两个杀手的详细资料,比如姓名、籍贯、职业、所属单位、主要领导等信息披露以后,鬼子无言了,沉默了。

    谴责和痛恨倭寇毫无人性的同时,合众国民众,慢慢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英雄的少年军身上,一时间琼斯尼曼设在多个大城市的捐款地点门前挤满了民众,纷纷慷慨解囊,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少年军这支无畏的英勇之师,正义之师,迅速消灭恶魔般的鬼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