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〇〇三回 废中书霸主集皇权 贿上将良臣受鸿赏 (第4/14页)
。 朱元璋略作沉吟,又道:“此外,对于各省官员,从今后将采用南北更调用人之法,众卿可有异议?” 众官揖首齐应:“臣等附议!” “好。”朱元璋含笑点头,“而今中书省虽已废止,朕决定于六部之外另增一衙,名为判录司,以掌在京官吏俸给文移勘合之权。凡官吏月俸、六部支请,皆须于判录司填写勘合文移而后支请。此司所任官员由六部依德才草拟举荐,六月底由朕亲试,裁定后上任。” “臣等遵旨。” 至此,朱元璋绸缪之事俱已得偿所愿,便心满意足地朝一旁的庆童打了手势。那老太监会意,立马朝高台下喧声:“有本奏禀,无本退朝。” “启禀皇上,臣刘崧有本请奏。” 朱元璋寻声望去时,那奏禀之人已至台下,那人乃是吏部尚书。 朱元璋沉吟一笑,言语中寒暄与调侃各半:“刘爱卿,朕可有些时日没听到你吏部奏报了。” 这话听得刘崧一惊,忙欠首解释:“臣惶恐,微臣无事万不敢轻易叨扰皇上。” 朱元璋眨眨双眼,朝他撇去一句:“何事?说吧。” 刘崧道:“臣日前收到江宁知县张允昭奏请……” “一个知县所为何事?” 刘崧欲述其详:“他在奏折中说‘我大明已定国十载有三,蒙皇上福泽,天下已初尝安乐。’然距兴邦之志尚差一步之遥……” 朱元璋眉头一皱,道:“给朕拣些干货来。” 刘崧当即畏首,吞吞吐吐:“是……那张允昭在奏折中说,皇上如想振兴我大明社稷,就应当重视人才培养。自古历朝用人之法多为用时选才,却不知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