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虾仁猪心 (第2/5页)
作。 而黄子澄是相反的,是君子形象。 因为他是先生,喜欢打人,畏惧他的藩王不得已支持他。 还有就是受到教育原因,仁义道德深入人心。 “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 朱允熥说道:“掌权者太过心慈手软,如何给自己树立威严? 如何让人信服? 韩信若是那样的人,还如何带兵?为刘邦建立不世之功? 韩信若无此等功业,又如何被载入史册,被先生当做典型在这大本堂里议论?” 朱允熥一番话下来,众人越听越离谱。 不过细细品味这句话,却觉得合情合理!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 黄子澄怒斥道:“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谁教你的?” “这不是现实吗?”朱允熥烁闪着大眼睛看着他。 这句话出自明朝万历年间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是一部蕴含哲学道理的经典之作。 短短十六个字,揭露了人性现实,以及人际交往,金钱观念等多种多样的社会潜规则。 或许朱允炆这种活在儒家美好社会中的人很难理解。 但黄子澄,一个四十多岁历经过社会毒打的人,肯定是清楚的。 但他却装睡,仍教导学生成为儒家要求的那种人。 正如朱允熥所说,善不为官。 黄子澄能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显然不是个只会讲大道理的善茬。 你忽悠小民也就罢了。 大本堂在座的,哪个不是皇子皇孙,需要你来洗脑? 这哥几个将来可是掌管一方封国,镇守一方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