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 凤阳见闻! (第2/4页)
可以向知府衙门求助,吴王府作保,可以少息,乃至免息借钱。 但,仅限于应天商会成员。 当然,条件也是有的,优先招聘本地人。 十年内不允许撤出,一旦撤出,便是违约,知府衙门会联合吴王府,状告违约者。 这些他们在应天就接触过了,并不抵触。 总的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当下,就有不少人应下,要在这里投资。 方克钦大喜,连忙道:“好说好说,诸位看中那一块地,要在这里投资什么产业,都写一份计划书上来。 没问题就可以通过。” 众人考察完毕,也认真的思考是否要在这里投资,而准备投资的,也按照知府衙门的模板来写申请。 若是不懂,衙门还有专人在这里候着解释。 回到知府衙门,方克钦长出口气,“殿下说的对,高高在上端坐在衙门里,不是好官,只有走出去,引进来,繁荣一地,这才是一个为官者该做的。” 方克钦觉得自己触摸到了为官者的真谛,也为自己以前的清贵赶到惭愧。 那,不过是假清高罢了。 而此时朱远章离开了国宾馆,走在凤阳街头,看着新建的十四坊,那里尘土飞扬。 有工匠还有......淮西总管府的士兵。 “军民一家亲,果然是鱼水之情!”朱远章想起了朱钧提交上来的奏折,不由笑了起来,“只不过,这十四坊要多少银子? 凤阳还在修路,日行五里,河边还要修建堤坝,这又是多少银子?朝廷给的那点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